如何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2024年1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永康市召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传达了省委领导指示及有关会议精神,湖州、建德、海宁、永康以及宁兴涌优公司作典型交流。会议汇编了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技术和模式,下发了《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草案,并组织部分县和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了秸秆收储运用的供需对接。
当前,浙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体系初步形成,收储能力稳步提升,实用技术逐渐成熟,典型模式陆续推广。全省共有5.29万人次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目前已建成秸秆收储点4300多个,总收储能力170多万吨;拥有年利用秸秆量2000吨以上企业50家。
但是,浙江的秸秆综合利用依然存在堵点、痛点。各地落实“秸秆禁烧”情况不平衡,2023年12月初仍有部分地区出现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暴露出部分区域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不足,技术研发和推广也存在短板。全省收储点尚无统一建设标准,专业化服务队伍薄弱;市场主体小而散、缺少服务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秸秆离田利用率约为23.0%,离田增值效果不佳。
2024年是全省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攻坚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在会上强调,各地要抓认识、抓落实、抓保障、抓宣传,对照《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行动方案》,闻令而动,扎实推进,在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打好蓝天净土保卫战中,做出新的成绩。
接下来,浙江将把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分环节、分任务列入平安浙江、美丽浙江、乡村振兴、无废城市等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2024年,全省要建成省级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100个,新改扩建年利用秸秆量2000吨以上主体50家,创建秸秆综合利用先行县10个,推广一批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技术和典型模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浙江将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的理念方法,以超常规举措,改革破解制约秸秆综合利用“老大难”问题,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