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环保产业的思考仍在继续。今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今年两会透露出来的最大环保商机是什么?
今年两会释放出来的最大一个利好,就是“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2025年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
众所周知,环保产业属于“政策型产业”。而一年中最重要的政策,非政府工作报告莫属了。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2024年,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绿色低碳经济,只提到了一个细分产业,就是“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
作为唯一一个被政府工作报告“点名”的环保细分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可谓相当荣幸。这同时也透露出一个信号——2024年,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将成为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的一个环保细分领域。
其实,早在1个月之前,今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也释放出利好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信号。
《意见》指出,要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分领域、分区域培育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运营规范、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力强的行业骨干企业。
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元。
也就是说,到明年年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就要达到5万亿元,成为环保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领域了,可谓“出道即巅峰”。
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这一目标,势必也意味着该领域将会有球速官方网站的商机释放,也会给环保企业带来球速官方网站的机会。
为什么国家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如此重视?
据统计,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量约600亿吨,每年增量超过50亿吨、其中40%被丢弃,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固废处理的困境和压力。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对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可以在燃料替代、材料替代、能效提升、流程优化和产品循环等5个方面实现协同降碳,并通过上述不同层级的利用方式实现多维度降碳。
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测算数据,2022年,我国通过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累计减少CO2排放量约33亿吨。预计到2025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将超过30%,到2030年则将超过35%。
由此可见,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此外,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仍有堵点、利用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政策机制存在短板,亟需加强对各领域废弃物相关政策的统筹整合,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扩大国内固体废弃物的使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基于上述原因,国家出台《意见》,并将“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金涌教授表示,废弃物循环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被“点名”,让我们看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